“九一八”事变后,故宫博物院13427箱又64包精品文物迁址保存。这批文物在经历了南迁、西迁、东归的颠沛流离后,最终一分为三。一部分入台;一部分回归北京故宫;剩下的一部分,至今依然悬而未决。
最后一批故宫南迁文物:依然悬而未决
1987年6月,著名考古专家张忠培调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这位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此前在吉林大学任教多年的新院长雄心勃勃,想要在自己手上收回故宫流散在外的文物,打造一个完整的故宫博物院。
悬而未决的故宫南迁文物
“这个问题要从国家统一的大局来考虑。我们大陆内部的文物问题都解决不了,将来怎么要求台北故宫的文物完璧归赵呢?因此,我就产生一个想法,要办成完整的故宫博物院,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闭胖遗喔嫠摺吨泄挛胖芸?。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最后一批故宫南迁文物。
这批文物共2211箱。1960年,故宫博物院和江苏省文化局签订协议,约定“寄存”于南京朝天宫库房,由后者代管。本来约定最多寄存两年,由于种种原因,一存就是55年。
故宫慈宁花园宝相楼的佛堂里,已经空了80多年的700多个紫檀佛龛,依然空着。
辗转迁徙路
1933年2月5日夜,北平全城戒严。几十辆板车从神武门广场出发,前往火车站。安静的道路两旁,军警林立。
车上装的,是故宫博物院精选、打包好的13427箱又64包文物。“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逼华北,为使文物免遭劫毁,故宫决定将精品文物迁址储藏。
这批文物在上海暂存之后,于1936年开始分五批迁入了专门新建的南京朝天宫库房。故宫博物院为此成立了南京分院,来自“故宫世家”、一路护送这批文物的梁廷炜和儿子梁匡忠都进入了南京分院。
抗日战争爆发后,这批文物又踏上了西迁之路,分别运往贵州安顺“华岩洞”( 后运往四川巴县)、四川峨眉和四川乐山。2900多箱来不及运走,滞留在南京。
1944年,梁匡忠的大儿子出生于四川峨眉,取名梁峨生。1946年,二女儿在乐山出生,乐山古时叫嘉定府,因而取名梁嘉生。
抗战胜利后,分散三地的文物先后运抵重庆,于1947年回到南京,重新存放于南京朝天宫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