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丰子恺又画了《人如狗,狗如人》、《鱼游沸水中》等讽刺漫画,一位至亲看了劝他:“这样的画还是少画为妙,免惹是非?!狈嶙逾嘈λ担骸奥沟目嗝朴氩黄?,不画出来憋得住吗?也顾不得什么了?!彼颜庑┗闪奖炯印度思湎唷酚搿抖际邢唷?,出版后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很多读者纷纷给他寄信。一名青年来信诉说他毕业两年以来一直找不到工作,只好在家代人写信,抄佛经,他说:“看了你画的《毕业后》,我深有感触,个人前途渺茫,社会一片黑暗,到哪里去寻求光明呢?”
其实丰子恺对人世间这些伤心的景象也是不愿多画的,他曾说:“对社会上残酷、悲惨、丑恶、黑暗的一面,我的笔不忍描写……”所以他为这些画专门刻了一个章,叫做“速朽之作”,他希望这些画速朽,这些景象快点消灭。
每当丰子恺画这些“速朽之作”的时候,家人总能看到他脸上流露出严峻、悲愤的神色,完成一幅“速朽之作”后,又总是那么忧心忡忡,闷闷不乐。丰子恺的挚友章锡琛先生常说:“子恺是蘸着泪水画出来的呀!”丰子恺常引用苏东坡“恶岁诗人无好语”来比喻,愤愤地声称:“我现在正是恶岁画家。”
1949年4月间,丰子恺正在香港办画展,忽然传来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好消息,他兴奋地通宵未眠,谢绝了好友们劝他定居香港的美意,搭上了回上海的末班飞机回到祖国。新中国成立后,丰子恺欣喜若狂,他说:“触目惊心的景象一去不返了,我那些速朽之作,也可以宣告‘朽’了,这些景象都变成了过去的噩梦,我真高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