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于巫山博物馆中的西周骨雕神鸟像。记者 杨晨 摄
我国象牙雕刻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此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巫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就整理出一件西周时期的骨雕神鸟像,2012年被市文物鉴定小组鉴定为一级文物。
这件象牙质地的骨雕神鸟像长3.5厘米、宽3厘米、高4.7厘米。神鸟俯伏而坐,头向上昂,嘴大张,似作鸣叫状,雕刻纹路精密而清晰,栩栩如生。
据了解,这件文物于2001年在双堰塘遗址出土,而该遗址则是1998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双堰塘遗址位于巫山县北部长江支流大宁河流域中游的大昌盆地,地理环境属高山丘陵?!案靡胖分?,西周中期至晚期的文物出土量丰富,其中陶片的出土量达10吨以上?!蔽咨讲┪锕莶仄费芯坎扛敝魅喂ㄐ『旖樯?,“双堰塘遗址不仅是一处分布在巫山县大宁河流域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和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西周时期巴文化遗址,还是三峡库区范围内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巴文化遗址之一?!?/p>
双堰塘遗址的发掘还印证了大昌盆地文化的发达程度?!跋裾庵志哂邪褪裉厣拇笮臀髦芪幕糯嬖诖蟛璧氐某鱿?,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双堰塘遗址及大昌盆地乃至大宁河流域地区,至少在西周时期是属于巴文化的辖地,是巴文化发展的重要核心?!惫ㄐ『焖?。
作为双堰塘遗址出土的文物之一,骨雕神鸟像对于研究西周时期巴文化也有着重要作用?!巴ü思堑裼胨咛烈胖烦鐾恋氖唷⑹?、卜甲、铜工具、铜矿石、玉饰以及大型青铜礼器三羊铜尊等遗存,考古专家推测双堰塘遗址可能是西周晚期夔子国巴人都城的所在地?!惫ㄐ『焖?。
神鸟像本身的雕刻技艺以及造型上也有典型的西周风格。那么西周时期的雕刻有什么特色呢?
“西周动物形象的雕塑作品,继承了部分商代风格而又具有西周特色,多数作品表现出明显的写实倾向。牙雕更注重雕刻技艺的运用,雕刻风格与同期的玉雕基本相似,浅浮雕应用广泛,多层次的高浮雕很少见。”龚小红说,当时流行的牙雕工艺,主纹用浅浮雕表现,比过去的雕刻作品更加精美,这是艺术走向成熟的一种反映,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奴隶社会的一些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