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3月6日,一篇名为《我在西安博物院发现了几处错误》的文章在网络上传播并引起热议,文内指出文物说明牌有多处错误。西安博物院随后发表声明称立即改正。陕西作为文化旅游大省,现有博物馆270余家,每年迎接千万级的游客,犯这样的错误真心不应该,如何才能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瓦当、残片存在五处明显错误
该篇文章指出,博物院区的负一层环形展厅集中展示古代的建筑构件及模型,其中尤以秦砖汉瓦最具地方特色。在极具地方特色之一的瓦当及板瓦区却错误层出。
错误一:“佐弋”瓦当是汉代的官署用瓦,西安博物院的说明牌上把“弋”字错译为了“义”字。
错误二:汉代宫殿建筑用瓦“长乐未央千秋万世昌”属于九字长铭的吉语瓦当,说明牌上把“世”字错译为了“岁”字。
错误三:秦代“将作官瓦”残片,因为有戳印的铭文而显得珍贵,是秦代陶文的重要实物资料。然而博物院工作人员却把与之风马牛不相及的“司空瓦残片”说明牌置于“将作官瓦残片”的正前方。
错误四:“昭礼官瓦”残片,博物院的说明牌上出现了两处错误:一是把“官”字错译为了“宫”字;一是把“唐代”误定为了“汉代”。
网友热议此举有毁西安文化形象
文章一经刊发,就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并指出不仅西安博物院有这样的错误,陕西省其他博物馆也犯有类似的错误,并一直未改。更有网友质疑这次错误到底是程序上的放置错误,还是没有人去细心校对?在国宝级的文物旁边配上错别字,如何来体现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简直有损西安作为文化旅游名城的形象。
网友正北方说:“博物馆之城”是西安的别称,出这些粗糙错误不应当?;褂形颐锹糜蔚氐暮阂胗⒏谴砦蟀俪?,让老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西安旅游部门对这些问题该管管了。都当官不干正事行吗?大西安,大旅游,全域旅游不是光喊口号就能成的。
网友猫精灵说:博物馆的展放应该是有策展人的,而且应该定期修订,犯错误没关系,可是快十年了都没发现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或者是发现了懒得改。
网友阿田说:遥想当年,我同宿舍历史系古籍专业的大姐在某著名博物馆指出十几处错误,并斥责说:“这是我知道我指出的有这么多,其他我不懂的不知道还有多少呢!”
如此批判的声音在网上可谓是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