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仁大学陈恒校长和青年教师,左一位启功先生。
赵仁珪:当然现在看来,如果启先生要是没有这段经历,就是完人了。
艺术评论:我觉得或者未必,这样真实地说出来反而让人感觉启先生是个真实的人。
赵仁珪:对,因为他已经没饭吃了,只能做这个混口饭吃。他自己说很不愿意干这样的事,他亲戚因此还把他改姓金。
艺术评论:对。他最不愿意姓金,包括什么“爱新觉罗”什么的。
赵仁珪:但是他没有办法,所以当时陈垣校长一聘他回辅仁,他高兴的。
艺术评论:启先生在扬州也提过“爱新觉罗”,说是一个部落名,他觉得与他没什么关系,自己只姓“启”,名“功”,当“族人作书画,犹以姓氏相矜,徵书同展”时,他却以诗相辞,现在好像还是有部分清朝后裔用“爱新觉罗”,你怎么理解他要与“爱新觉罗”划清界限呢?
赵仁珪:从姓名本身的起源来说,爱新觉罗本来就不是一种姓,觉罗是一种身份地位的称呼,表示在清代体系里面那一大支。再一个更主要的是政治上的原因。爱新觉罗吃香的时候,这些人自然是爱新觉罗,爱新觉罗不吃香的时候,自然不说自己是爱新觉罗,启先生不喜欢这样的做法。
艺术评论:就是不喜欢见风使舵?
赵仁珪:对,有些人“文革”时唯恐说自己是“爱新觉罗”,甚至唯恐说自己是满人?!拔母铩敝蟪韵懔?,这些人又说自己是“爱新觉罗”,而启先生是要靠自己吃饭,不想沾祖宗一点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