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终于有时间刷朋友圈了:)
一条条微信闪过:北宋汝窑天青釉洗2.94亿港币成交,刷新世界中国瓷器拍卖纪录;8.26克拉深彩蓝色钻石配钻石戒指1.2亿港币成交;明永乐铜鎏金大威德金刚1.3亿港币成交…
啧啧啧,好贵的盘子、好大的钻戒、好厉害的金刚??!
呵呵呵,可它们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反正我都买不起。
真的无关么?
时间回到7年前。
2010年,林先生看到了一件落款为“祝允明”的草书《赤壁赋》。作为近墨堂基金会董事会主席,林先生浸渍藏界十几年,对祝允明的书法,他是有自信的。这件东西和他平时理解的祝允明草书不太一样,且文末落款“弘治元年”,这一年祝允明28岁,但没人见过28岁祝允明写的草书,可若把某些局部和祝允明晚年书《赤壁赋》(上博藏)相比,又确有相似之处,这让林先生觉得很有意思,同时,文中有落款为“顾从义”的跋,经过仔细对比,他发现跋也有问题,所以对这件东西,林先生内心存疑,但它的书法又确实写得潇洒自然,犹豫很久之后,林先生决定还是先买下来再说。
东西到手后,他安排日本的裱画师进行装裱,也正因为这次装裱,他才发现文中“允明”等字是挖补之后用原来的纸再贴补上去的,因此他得出初步判断:这件东西是真迹,但不是祝允明的,而是一个比祝允明更早的书家,写于弘治元年。既然不是祝允明,那这件东西的真正作者究竟是谁呢?多年来,他不放弃任何机会,一直想解开心中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