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第14届卡塞尔文献展中Marta Minujin创作的艺术装置,作品中艺术家用10万册禁书筑成的《书之帕特农神庙》将重现雅典(象征着美学理念、政治理想的世界民主发源地)帕特农神庙的原貌,作为反对作品禁令和人身迫害的象征。
代表关键词:
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明斯特雕塑展
对于艺术界,2017年算是相当热闹的一年,备受关注的威尼斯双年展、德国五年一届的卡塞尔文献展、时隔十年的明斯特雕塑展,都凑到了一年,今年欧洲可以说是极热闹了,来略作回顾:
关于关键词的几个有用的Tips: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克里斯汀·马塞尔(Christine Macel)认为“在充满矛盾冲突与震荡的世界中,人本主义岌岌可危。艺术是人类最宝贵的部分之一,威尼斯双年展则为反省、个人表达、自由及探讨一些普世基本问题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由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担任策展人,他将率汤南南、邬建安、汪天稳、姚惠芬四位艺术家参展,中国馆主题为“不息(Continuum-Generation by Generation)”。如果说汤南南、邬建安以当代艺术的形式反思传统文化,那么汪天稳、姚惠芬则不折不扣是民间非遗传承人。
第14届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 14)在希腊首都开幕,本届卡塞尔文献展以“以雅典为鉴”为主题。希腊在社会与经济萧条的背景之下,流散、殖民主义、暴力以及抗议活动成为第14届巴塞尔文献展的主题。卡塞尔市市长贝尔特拉姆·希尔根(Bertram Hilgen)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对此决定满怀憧憬:“作为全球当代艺术界最为重要的展览,卡塞尔文献展不仅要展示当前艺术的发展,艺术策展更要着眼于政治和社会语境。雅典是几个世纪以来欧洲辉煌文明的发源地,如今也因为面临全球政治和社会挑战被推向了风口浪尖?!?/p>
“卡塞尔文献展每次都能不出意外地震惊全球艺术界,文献展的历史是一部集挫败、怀疑、丑闻、革新、认知和艺术生产力的历史。
明斯特雕塑展由策展人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探索艺术与公共空间、城市环境的关系。
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曾经在1977年拒绝了明斯特参展邀请,称“在室外进行创作简直就是生态上的媚俗之作”。但是他最后还是出现在了展览中,因为他说“我们可不能把这个机会留给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