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许志浩《中国美术社团漫录》等相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民国30余年中,全国各地及海外留学生组织的各级各类美术社团就多达300余个,这在几千年的中国美术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为数众多的美术社团的存在及其活动,对民国画坛格局产生了近乎决定性的影响。
民国初期的画坛,上承清代“以地别为派”的余绪,以大城市为中心,形成了地域性的绘画群体。就全国而言,民初有三大绘画重镇,即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地域性绘画集群与绘画流派的形成,与绘画社团的大规模涌现是分不开的。
高剑父 《英雄独立》 1930年作 175.5×59厘米 设色纸本
款识:时杰老兄鉴政。庚午秋月,春睡画院灯下。剑父。
钤?。盒ば斡?、剑父
画面中,一只苍鹰栖于树枝之上,以一种俯视的姿态睥睨苍生,张力十足。作品糅入了典型的西方绘画技法,在明暗、空间及透视关系上都有所表现。
说到京派绘画集群,人们马上会想到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中国画学研究会和湖社画会这样的绘画社团组织。海上画派则成员众多,名家辈出,曾先后出现了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豫园书画善会、宛米山房书画会、清漪馆书画会、东方画会、天马会、晨光美术会、艺观学会、蜜蜂画社、中国画会等上百个画会组织。而地处南方的广州,最早受到西方文化的洗礼,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高氏兄弟与陈树人等人的努力,为广州在近代画坛赢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以“清游会”“春睡画院”及“国画研究会”为大本营,分别形成民国岭南画坛上新旧两派艺术力量,他们彼此间的矛盾与斗争,共同推进了岭南绘画艺术的发展??梢运?,正是这些林林总总的美术社团,共同构筑了民国美术发展的总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