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 唐天宝四年(744)《石台孝经》碑
唐石经在三次搬迁中的位置关系
唐石经刊刻完成,已是晚唐。党朋之争,藩镇割据,使中央集权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社稷飘摇。天祐元年(904年)朱温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长安居民随迁,宫殿和民居俱毁。京兆尹韩建缩建长安新城,弃外郭城和宫城,以原皇城城垣作为城界,缩建长安新城。原务本坊国子监孔庙所在地扩到城外,韩建及其后永平军节度使刘鄩先后将孔庙与唐石经迁置于“尚书省之西隅”。
据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京兆府府学新移石经记》碑所记:“旧在务本坊,自天祐中韩建筑新城,六经石本委弃于野。至朱梁时,刘鄩守长安,有幕吏尹玉羽者,白鄩请辇人城。鄩方备岐军之侵轶,谓此非急务。玉羽乃绐之日:一日虏兵临城,碎为矢石,亦足以助贼为虐。鄩然之,乃迁置于此,即尚书省之西隅也?!闭馑得骶稍谖癖痉还蛹嗄诘奶剖?,是朱梁时刘鄩在尹玉羽劝诱下迁入城内唐“尚书省之西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