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懿徳太子墓壁画宫女图
图2懿徳太子墓壁画宫女图
二 、 图像所表现的同心结
前章对同心结所象征的概念性意义进行确认,并试图推定其形态。本章中,笔者结合已确认的意义与形态,尝试断定同心结的图像。本文以唐代宫廷美术作品为中心,考察作为“爱的吉祥符”的同心结在美术作品中是以何种形态出现这一问题。
首先,从墓室壁画中所描绘的宫廷风俗中断定身上佩带同心结的女性的姿态。图1是乾陵懿德太子墓壁画的宫女图。上批披肩,下着长裙,裙裾微微扬起的姿态是唐代仕女图的通例,请注意观察所画中两宫女中站立于前方且个高的女性的腰部??梢匀范ǖ氖歉萌宋锶棺由舷涤薪隙痰奈а迹枷路接谐ぷ笆未蚪挪糠畔麓瓜?。如果这是裙子的腰带,那么应该不是从体侧,而是身体的正前方打结的(图2),可见图1中体侧所系带子就不是围系用的裙带。此外,同图中,后方的女性并没有佩带同样的带子,因此可见这条带子只是与着衣无关的装饰带而已。其次,观察这条装饰带,就会发现大致从上方的三分之一处作结目且还扣有一环,再有下方等间隔还作两处结目,末端垂向脚下。结目是上段与下段左右对称的蝴蝶结形状、中段部分是四瓣的花结,这种编结图纹的装饰带与先前设想的同心结的样子很接近,将其佩带在腰间的形态,正与诗文“一双裙带同心结”所歌咏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