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之玺,西汉,陕西咸阳汉高祖长陵附近发现,一级文物,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陕西历史博物馆藏。1968年由13岁少年孔忠良发现后上交博物馆。印章底部刻有“皇后之玺”篆体字,因发现地在汉长陵的陵园内,故有人认为此印为吕后之印?!盎屎笾簟笔瞧袼⑾至胶菏逼诘燃蹲罡咔椅ㄒ坏牡酆笥耒?。(整理/典藏编辑部)
由于文物的丰富性、复杂性,为便于有效管理,就必须对文物进行分类。
对于不同类别的文物,要根据其自身特点、珍贵程度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养护策略和手段,使文物获得“舒适”的照看,从而抵御或减少自然界有害因素的侵袭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达到“长命百岁”,不,应该是“长命千岁”的目的。
譬如有机文物,特别像书画、织绣之类,对自然因素比较敏感,需要在恒温恒湿且无菌的环境中“休养生息”,方可“延年益寿”。
那么,如何对文物进行分类呢?
总体上说,根据文物的体量和特性,把文物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两大类,前者是指体量较大、不能或不可能移动的文物,如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等;后者是指体量小,可作流通、收藏的文物,如陶瓷器、青铜器、书画、丝织品、玉器等。
可移动文物种类繁杂,有多种分类方法,譬如按时代分类、按材质分类、按地域分类、按功能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