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呼唤“自律”和“法律”
董国强认为,目前艺术品市场还不是国家的支柱产业,而且鉴定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它的文化和历史特性,使得行政机构无法用统一标准对它进行单一化管理?!罢庑幸抵饕Ω每孔月?,一句话,谁干净谁活得长。”董国强一句话概括。
一些拍卖公司人士反映,相关法律也应该细化和规范,比如鉴定行业的立法。
目前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可以说是惟一的为社会、市场服务的国家机构。副秘书长吕立新介绍说,按目前最新的委员会构成,已经号召来了国内很多大专家,廖静文就多次参加活动。目前接到全国各地的鉴定单子很多,一般是受委托展开工作。
要总结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和社会上的个人鉴定最大的不同,吕立新觉得从这里出去的鉴定结果是有法律效力的,而民间的鉴定家是不会负法律责任的。他们已经接过很多诉讼案子,法院判决时就以委员会的评估结果为主要依据,文物出入境时也拿他们的评估做依据。
对于委员会里的委员,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也有严格的章程来要求,明确规定委员有什么样的职责和约束,什么样的委员不适合担当,什么样的要开除。吕立新说,现在入选委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专家自发地不再接受社会上的邀请去做鉴定了,虽然委员会并不发工资,但他们都以参加委员会为荣,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也相当高。吕立新明确表示,如果私下接受邀请去做的鉴定,肯定不代表委员会的行为,在这块委员会也会越来越有限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法规起草小组刚开完的第一次会议,《艺术品管理条例》正在修订中。据吕立新透露,关于文物鉴定和拍卖的一些法规将是条例中的重点,会有具体条款进行约束,这代表国家开始加大力度管理艺术品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