憍赏弥出土迦腻色伽83年铭的佛坐像
在憍赏弥出土的三件同为迦腻色伽83年铭(即公元161年)的佛坐像,三尊造像均为U字通肩衣残像。国外学者研究认为,此类U字通肩形式,主要流行于公元二世纪,与前列二世纪前期作品比较,有几十年的时代风格差别,因此认为这是由于佛像制作于秣菟罗,运往憍赏弥以后雕刻铭文所致。
本人认为,佛像制作于秣菟罗运往憍赏弥进行题刻也是可能的,因为佛在世时,这里是优填王的憍赏弥国,因优填王造像的影响,这种造像形式延续是很正常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佛教造像的兴起与优填王造像在当时的影响密切相关,中国四川早期佛像均受到这一时期佛像的影响。
2、优填王造像及其影响
优填王造像传说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最为人所知的即是东汉明帝遣使求法的故事。永平10年即公元67年,此时印度佛像尚未出现,在袁宏《后汉纪》、范晔《后汉书》中,只提到汉明帝遣使求法。优填王释迦倚像之事,就《增一阿含经》的造像故事,当是在盛行佛像崇拜后才形成的。有据可考的优填王造像传入中国的记载是贞观19年(645年)玄奘西行带回的七件佛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憍赏弥地区造像中尚未见有类似龙门石窟70余尊优填王造像者?!坝盘钔踉煜瘛庇腼鬏寺蕹鐾恋墓笏诙跹指嗾浼湍钕袷纸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