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辽宁省博物馆新绘画馆“中国古代绘画”中展出了一卷古代纸本水墨人物故事画,全图共分八段,主要描绘了经筵会讲、金像赞佛、笺经校义三个情节,讲的是东晋元兴年间,高僧惠远在庐山东林寺同18位贤士建白莲社专修净土法门,并与陆修静、陶渊明、谢灵运相善故事——它就是《白莲社图》。
这卷流传有序的作品在展览中被标为宋代张激所绘,然而画图中并没有作者款识。
此前根据卷尾张激、赵德麟的题跋曾有人判定其为宋代大画家李公麟所作。建国初期,张珩在《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卷四》记述此画作者并非李公麟;后又出现旅美学者何惠鉴的“皆以别无佐证,聊存此以备一说”的假设,即认为此或为张激所画。而后便有人把此画定为张激所画?!芭炫刃挛拧す糯帐酢背挚⒘赡┪锕菅芯抗菰被莆袄痛丝贾さ淖ㄎ模衔?,持此画是张激所绘的论点实有待商榷,“其实经过几十年前两次全国书画鉴定组的鉴定,在各位前辈鉴定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之上,此《白莲社图》卷已经确认为北宋末期的无款画作?!?/p>
《白莲社图》局部
辽宁博物馆此次展览中的《白莲社图》说明
递经历史长河的颠簸,能够流传下来的中国历代精品画作实在是太少了,能够具有代表意义的经典作品更是少之又少。然而,就是在这样稀少的存世中,由于历史流传过程中的多重复杂因素,还是有些精品杰作尚未闪耀出经典的光辉。正在辽宁省博物馆新近开放的绘画馆中展出的宋无款《白莲社图》卷,就是这样一卷尚未被充分认知的水墨人物故事画杰作。水墨的表现技法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崇高地位,几乎可以说是文人画的命根子。那么,此《白莲社图》卷的珍贵性恰恰就在于是纯以水墨为表现形式的早期作品,不仅成熟,而且异常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