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建立、实名制预约的成功实施,无疑都是有益的探索。从1999年开始,莫高窟在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带领下,坚持走上数字化进程道路。而今,他们的探索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被称为是“国际上解决?;ず屠梅矫娴囊桓龅浞丁薄?/p>
以下文字,由“澎湃新闻·古代艺术”根据莫高窟开放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主任李萍日前在上海汉源汇的讲座整理而成。她认为,“今天前端如果莫高窟没有数字展示中心,一天平均车辆是3000多辆,黄金周是10000辆,这些车辆全部自由地开上去,不预约,那么莫高窟满山遍野的河床上将全是车辆,还有这些游客的自主行为,没有预约,他想什么时候去就去,一个时间段平均要两3000人去莫高窟。这是莫高窟不可承受的。“
莫高窟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以立体大屏幕展示部分洞窟壁画
莫高窟今年已经1653年了,我们想让它永远传承下去。莫高窟前是潜流长河、波影重阁。楼阁的倒影映在水中格外壮观。
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有五十多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评定的时候有六项标准,全球一千多处世界文化遗产,完全满足这六项标准的只有两处,就是我们祖国的莫高窟和意大利的威尼斯。满足其中一项标准就能入选,六项标准都满足说明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之高。
敦煌研究院曾用了10年,由樊锦诗院长挂帅,做了一个游客承载量,这在全世界没有一个单位用10年时间做一个游客承载量,用樊锦诗院长的话说,“我们不能头一拍说莫高窟5000人就好了,承载量有很多指标:洞窟的面积、病害的分析、洞窟可利用的内容,洞窟所在的位置等?!笔瓴抛龀隼?,莫高窟一天最佳承载量是3000人。大家知道今年莫高窟多少人吗?将近两百万人,就是它6倍的承载量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