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马麟 荷香清夏图(局部)
碑拓源于唐朝,发展于宋元明清。在没有高科技手段前,碑拓技术一直是一门传统的保存与流传珍贵书法作品的重要手段。我们现在所说的“拓本”和“搨本”都属于名作书迹的复制本,实际上这也是两种不同的复制方法。
“搨”即“摹揭”,是将宣纸或绢等材料覆在真迹上进行复制?!皳偙尽庇址治苯恿倌『拖人澈筇钍盗街郑倌〉降母粗破繁怀莆澳⌒幢尽?。
摹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像描红那样一笔过照着原帖写,第二种是用细线钩出点画的轮廓,称为双钩法。然后在点画的轮廓中间填上墨色,称为“廊填”。填色要照顾到原来笔迹的深浅浓淡,日本专家研究,唐代填色原来是一丝一丝加上去的,功夫非常细致。这种摹本就是“双钩廊填硬黄本”。摹写好以后,就多了一个副本,这就是摹本。著名的“神龙本”《兰亭序》就是“双钩填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