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火灾后画面
技术成了文物的“方舟”
事实上,在今天,利用数字技术记录与呈现历史建筑、文物,并非孤例。
2016年,敦煌研究院将首次向全球发布敦煌石窟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节目。而目前,敦煌研究院完成了150个洞窟的数字化信息采集,已有30个洞窟能在“数字敦煌”网站上免费三维立体呈现。
本-凯萨拉(Ben Kacyra)开创Cyark项目,用以记录世界各地名胜古迹。他将其称之为“数字方舟”。
来自中国的“侣行”团队2015年使用3D激光扫描技术,帮助伊拉克拯救文物——他们用3D激光扫描乌尔古城,这些数据后来捐献给了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同年,这个团队还在阿富汗用建筑投影还原了被毁的巴米扬大佛。
《侣行》总策划范承刚告诉记者,“侣行”团队张昕宇、梁红此前在伊拉克扫描乌尔古城时所用的技术,与塔隆为巴黎圣母院激光建模的技术相似。
他坦言,这种技术一方面,是为重建或?;ぬ峁┬畔⒅С?;另一方面,结合网络化,也能让更多人了解文物。
像颇具“网红”特性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曾推出“故宫陶瓷馆”APP,其中将文物的三维信息做成动画,让很多人通过手机就能了解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