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澜社第一届展览会,于1932年10月,在上海爱麦虞限路45号中华学艺社举行。(后排左起庞薰琹、杨秋人、阳太阳、倪贻德、王济远、周多、李仲生;前排左起梁锡鸿、张弦、段平右)
1927年倪贻德进入日本东京川端绘画学校,受著名画家藤岛武二指点,深入研究西方现代主义艺术;1931年与庞薰琹等人发起中国第一个现代艺术油画团体“決澜社”,深刻影响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他毕生追寻和探寻别具一格的绘画风格,以纯朴线条和明快色彩状物传神,被视为“新写实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
油画民族化的先行者
倪贻德对西方现代主义油画有深入研究,这使他在艺术探索中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不懈动力。早在1928年,倪贻德即在《近代艺术的趋向》一文中阐述了西方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绘画在表现内心情感方面的一致性;1932年,他又提出“新写实”艺术的要点:“一须有质感;二须有量感;三须有实在感?!?950年代,他对油画民族化进行了深入探索,主张从本质上认识民族艺术,并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中西融合。油画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其民族化不应该以牺牲油画特点为代价,而是要充分保留各自优势,使其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