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权力演出-武子杨的末班地铁(组图)2017-06-01
本月中旬起,90后艺术家武子杨的视频新作《The Last Subway·末班地铁》在美国布朗大学科恩画廊和北京今日美术馆同步展出。The Last Subway·末班地铁故事梗概《末班地铁》表现了一个让人真假难辨的荒诞故事,地铁上所有的乘客,都长着一模一样的面孔和身体,都在玩一个叫“ZIYANGMON GO”的AR手机游戏—寻找金色女郎皮卡丘。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乘客在寻找皮卡丘的过程中,全都变成了与皮卡丘相同的黄金质感和颜色。然后这群真实与虚拟混杂的人形,开始在地铁中狂唱和表演PICO太郎的“PPAP”,表演一直扩展到纽约的时代广场,川普、金正恩、武子杨和一些来历不明的恐暴者都参与其...
首届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创作奖暨黄胄美术奖作品展入选作者名单2012-09-18
作为全国培养民族美术人才的最高学府,中央民族大学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需求出发,发挥少数民族美术学科实践教学和科研基地的优势,依托“985工程”建设成立了民族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并设立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创作中心。自2012年起本中心与黄胄美术基金会联合举办“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创作奖”和“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学术奖”,旨在通过该活动全面记录各民族美术家创作现状,为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领域的美术家提供交流平台,并促进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繁荣和发展,扶持青年美术家的成长,推动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美术事业的发展。 一、主办:中...
文物来大陆须“司法免扣押”?台湾过虑了(图)2013-01-31
■国台办昨鼓励两岸文物双向交流 ■称不会出现台湾方面担心的问题
共建美好家园——楠溪书院抗台风公益艺术拍卖征集(组图)2019-08-14
楠溪书院曾把艺术植入乡村传播了美!楠溪书院还能通过艺术家的作品传递爱!8月10日凌晨,台风“利奇马”登陆浙江,永嘉县遭受严重灾害。永嘉“楠溪书院”周建朋先生闻讯第一时间做出行动,在温州市委统战部领导以及广大海内外艺术家的支持下,由“楠溪书院”牵头发起“共建美好家园—永嘉楠溪书院抗台风公益艺术拍卖”。所得款项将全部由永嘉县慈善总会与楠溪书院共同协调分配到灾区,并且后续向艺术家、买家做出反馈。救灾接力的艺术家名单(截止到8月13日12:00)书法家1、邵大箴 书法 “澄怀味象”2、柯文辉 书法“怀抱古今”3、程大利 书法“古诗词”4、吴毅 书法5、王鲁湘 书法“对联”6、张如元 书7、陈胜武 书法...
共建美好家园——楠溪书院抗台风公益艺术拍卖征集(组图)2019-08-14
楠溪书院曾把艺术植入乡村传播了美!楠溪书院还能通过艺术家的作品传递爱!8月10日凌晨,台风“利奇马”登陆浙江,永嘉县遭受严重灾害。永嘉“楠溪书院”周建朋先生闻讯第一时间做出行动,在温州市委统战部领导以及广大海内外艺术家的支持下,由“楠溪书院”牵头发起“共建美好家园—永嘉楠溪书院抗台风公益艺术拍卖”。所得款项将全部由永嘉县慈善总会与楠溪书院共同协调分配到灾区,并且后续向艺术家、买家做出反馈。救灾接力的艺术家名单(截止到8月13日12:00)书法家1、邵大箴 书法 “澄怀味象”2、柯文辉 书法“怀抱古今”3、程大利 书法“古诗词”4、吴毅 书法5、王鲁湘 书法“对联”6、张如元 书7、陈胜武 书法...
藏玉养人:美在德行与灵性(图)2014-06-04
南博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图)2018-01-05
文/王宏伟 林惠虹2017年的最后一天,南京博物院收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证书。中国甲骨文前不久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南博是中国社科院、国家图书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等11家收藏甲骨文的单位之一,这也是继南京大屠杀档案之后,江苏第二项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项目。加拿大传教士留下重要甲骨收藏甲骨文是中国已知的最早文字,是商代王室和贵族用来占卜和记事的刻辞,这些甲骨文大多刻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那么,南京博物院院藏的近3000片甲骨文是从何而来的呢?南京博物院典藏部主任田名利告诉记者,南博是甲骨文收藏的重地之一,收藏量接近3000件,最主要来源是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收藏的甲骨236...
写实绘画 仍然占有一席之地(组图)2017-11-08
杨飞云 《荷花屏风》 局部“照相机”与“摄影术”的出现,一度使人们对写实绘画产生了质疑事实上,摄影并不能取代绘画。来自外部的挑战会迫使艺术自身更加“艺术化”,这是艺术的自律性决定的,作为绘画形式之一的写实绘画,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不乏优秀的艺术家和作品。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在绘画圈子里,没有人把自己叫做写实画派。这些画家在绘画时,并没有想自己属于哪种画派。比如要画一个长得并不漂亮、但很善良的女人,画家的目的是把她的本质提炼到画布上,只有完全写实、一点不走样地画出来,才能达到画家追求的效果。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绘画技术的高超,也正是写实...
拓晓堂谈古籍拍卖那些年 国内外古籍拍卖的差异(组图)2018-04-12
中国的古籍拍卖可以说是无中生有。一件事情从无到有,就像老子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个人是做不了事情的。之所以古籍拍卖能够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行业,一定是得到了各方面的帮助的。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一是老一代学者的帮助。我得到了许多老先生的帮助。比如刘九庵先生。我刚进入拍卖这一行的时候,拓晓堂这三个字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我凭什么说服人家花几十上百万去买某件东西呢?肯定是要借助老先生的学识、眼力和社会关系。刘先生主要就是帮我把关,尤其是书札。刘先生说对,我就上,他说不对,即便我有自己的想法,我也尊重他的意见。又比如杨仁恺先生。杨先生给我提供了许多藏书的线索,其中包括晚清著名的收藏家吴云两罍...
别拿艺术当街头拍裸照的遮羞布2016-05-31
根据市文物局刚刚发布的北京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截至今年4月1日,北京市申报的普查可移动文物6383254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39388件(套)??梢贫奈锸既?8.93%,珍贵文物数占全国的22.76%,北京拥有全国最多的可移动文物和珍贵文物。这些珍贵文物的发现经历着怎样的过程?它们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近日,记者来到北京艺术博物馆,听参与文物普查的工作人员讲述普查背后的故事。虽为贺岁 实为贺寿艺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这些文物都原原本本记录在册、保管得当,但很多藏品都是借这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重新进行了“身份”认证。其间,对文物的内涵就有了不少新的认识和发现。比...
中国艺坛具有学术性价值作品的代表人物—杨育才(组图)2021-07-28
名家评画录:昔板桥善画墨竹,用浓墨笔笔清晰。今观杨育才之墨竹,浓淡结合,层次叠出,前后交映,且率意天真,再出新意,倘燮(郑板桥)兄见此当愧弗如也。邓福星 庚午夏育才善写竹,近又画牡丹;独创渍色法,别开新生面;既可见笔墨,西法融其间;花叶不勾骨,更显色斑烂;雅俗共欣赏,观者都称赞;循此再努力,奇葩更鲜艳;杨育才溃色牡丹新作,观后口占俚句,题之以共勉。乙酉孟夏 邓福星人物简介:杨育才,中共党员,中央美术学院结业,师从姚有多、张立辰、贾又福、张凭、郭志光、郭怡孮、田黎明等,后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美术史论硕士研究生课程,导师邓福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几十年如一日与牡丹相伴,解...
再见根本 ——韩和平师生作品展将举办(组图)2017-05-16
展览海报再见根本——韩和平师生作品展(北京)出品人:许国良策展人:白野夫学术主持:王裕国主办单位:中国煤矿文联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上能艺术当量美术馆中国煤矿工笔画院媒体支持中央书画频道中国美术家网雅昌艺术网金尚艺术网金尚艺佳微信头条,腾讯视频搜狐视频参展艺术家:韩和平吴永伟 李峰丽 刘超俊 张 君周垚光 邓亚玲 岳红涛 郭 超杨俊杰 冯红玲 苏丽香 贾 佳袁国栋 王新举 沈红旗 杨 轶王育红 段映娜...
朱明德速写作品欣赏2019-11-06
【艺术家简介】朱明德,画家。河南商丘虞城县出生,洛阳市长大。新疆当兵十二年,转业北京水产局十三年。曾任北京市门头沟区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政协主席,北京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研究会副会长。 西河人家一一朱明德速写画展我在洛阳市凯旋路小学、洛阳市三中上学时就学习儿童画、漫画、速写、宣传画丶中国画。1968年入伍到了新疆部队开始,我画速写养成了一种习惯。几十年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我都速写本不离身,图文并茂,成为我读书丶行路的助手。197...
“丝绸之路杰出艺术作品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组图)...2023-04-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文与社会科学助理总干事加布里埃拉·拉莫斯向“丝绸之路杰出艺术作品展”致贺(人民网记者刘玲玲摄)4月6日,由中国、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蒙古、阿曼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的庆祝丝绸之路旗舰项目35周年系列活动在巴黎成功举办。同期,中国美术家协会应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之邀,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的“丝绸之路杰出艺术作品展”也举行了推介仪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文与社会科学助理总干事加布里埃拉·拉莫斯、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杨进、各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外交官、教科文组织秘书处官员以及在法研究机构、高校等近千人出席了包括展览推...
《以土为源——当代视觉艺术生态作品展》开幕,感受土壤艺术之博...2024-10-31
2024年10月26日,由浙江传媒学院和苏州寒山美术馆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以土为源——当代视觉艺术生态作品展》在寒山美术馆开幕。人类的文明诞生自土地。在历史长河中,土壤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社会生态一直处于共生平衡的关系。展览旨在通过土壤材料、土地资源、生态维护、植物环境等视角导入“人类世”主题创作,探索土壤在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生态中的双重角色,揭示人类文明依赖土地的意义。此次展览汇集超过50位艺术家,120余件多元媒介的艺术实践,发起一场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幌殖】皇较殖?,本次项目负责人、浙江传媒学院教师陈熹首先发言:“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