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拍卖行迎考,压力不小
迄今为止,中国拍卖行业只走过20多个年头,换作人的一生,相当于一个毛头小伙子,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与中国老百姓鼓起来的钱包比翼齐飞,中国拍卖行业的生长像青春期的小伙子,朝着开天辟地的方向,冲破一切,野蛮生长。
多年来,官方部门、行会组织多次发布重大举措,希望为这项聚集了越来越堵老百姓、日益丰厚的社会财富的行业筑堤铺路。然而,在大众眼里,拍卖行业依然欲说还休、欲盖弥彰,充满不确定性、神秘感、让人缺乏安全感。
近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在京发布艺术品拍卖《从业人员职业守则》《标的审定规范》和《标的保存管理规范》(以下简称“三项规范”),首次将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法律规范体系延伸细化至具体业务环节。
对于新规,不少大拍卖行拍手叫好,“裸奔多年,终于有具体业务法规了,竞争更有序了!”相比于大拍卖行的踌躇满志,一些中小拍卖行压力不小。
“野蛮生长的时候其实比较好赚钱!”一位不愿具名的小拍卖行老总直言:“以前,我们公司租一间办公室,租一间仓库,联系几个专家、拍卖师,找几个刚毕业大学生,就能转起来,‘三项规范’一出,想再这么轻松估计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