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然不是神,只是我比一些人更有耐心,愿意从基础学起?!敝焐芰妓?,他是从一本书、两个人那里起步的,“一本书”是编撰于乾隆年间的《石渠宝笈》,收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两个人”是鉴定大家启功和傅熹年?!案奠淠昀舷壬嫠呶遥灰稍谝延械难芯砍晒?,要自己动手写东西?!蔽诵闯龆?,他开始泡图书馆,跑博物馆?!安还苈虿宦虻玫侥臣髌罚家嘟┪锕菘词滴?,这是学习的最好机会。不动笔、不动脑,不去查古文献,仅凭借字面意思去理解,是很难从事收藏的?!?/p>
也正是由此获得比别人多得多的信息量成全了朱绍良。“玩收藏不单单是比拼财力,还要拼知识、拼眼力、拼审美,一个都不能少?!倍杂谧苡腥艘晕星司褪恰叭松登唷?,朱绍良以“呵呵”作回应?!捌涫担谑谐±锩赖娜?,见到好东西会亢奋睡不着,买了假货又有切肤之痛,无论哪一种,他们都会做足功课?!痹谒蠢?,倒是有些专家对市场上新出现的东西没了求知欲。
朱绍良将自己收藏作品的标准概括为“品、格、调”三字。所谓品,是要看这位画家的道德、品格,文学修养如何;格是指他的画格、水平,“绘画不讲技法,就不要画了,胡涂乱抹就可以?!倍髦覆季质欠瘛案叽笊稀保凹幢阌写匆馊囱匏椎亩?,经不住考验。”
面对这些年“炒”得很热的国内艺术品市场,他借用翻译家傅雷写给著名画家黄宾虹书信中的一句话来形容——对古人绘画艺术的理解,被今人现实的钞票所取代?!疤嗳吮ё磐蹲实男睦恚褂小穆奶??!敝焐芰妓?,“好的东西一定是久居深宫,为一些士绅、王公大臣,或是皇家收藏。你们家八辈子都是赤贫阶层,说家里有件北宋画家范宽的作品,没这个可能?!?/p>
在他看来,收藏行当里最忌讳听故事?!坝腥怂担依镉幸环对幕丫娣帕巳?。动脑子想一想,怎么可能?他才七十岁过点儿。还有更离谱的,打来长途电话说,他家里也有刘益谦花两亿多元买的那只鸡缸杯,而且总数还是一打,简直就是笑话嘛?!?/p>
近两年,国内艺术品市场步入调整期,曾经高歌猛进的当代艺术出现不小回落,而古代书画显出“疾风知劲草”的抗压性。自言“厚古不薄今”的朱绍良认为,市场信号再次提醒人们要考量收藏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到底该收藏什么”?!?0年里,国内上拍的宋画也就十多件,每年不到一件,不过,当它再次出现的时候,价格比上一回会高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