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谢勒(Charles Sheeler),《美国风景》,1930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谢勒描绘了人造景观——其中没有人的身影。底特律的福特工厂被《名利场》称为“美国最重要的公共纪念碑”,谢勒的绘画是基于对工厂的详尽研究和照片记录,艺术家冷静地勾勒出几何线条,连自己的个人印记也从画面中去除了。
本次展览共展出1929至1941年间45位艺术家的作品,即大萧条时期的艺术。在这十几年中间,美国经历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б德蚀锏剿姆种?,半数银行倒闭,1930年代的天灾几乎摧毁了全美国的农民,直到1941年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局势才稍微缓和。这一时期很多耳熟能详的艺术家与作品都在这次展览中与大众见面,包括:格兰特·伍德、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雷金纳德·马什(Reginald Marsh)、托马斯·哈特·本顿(Thomas Hart Benton)的作品,以及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早期作品和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fe)的作品 《带布玫瑰的牛骷髅》(Cow’s Skull with Calico Roses)。
欧姬芙晚年写道:“我生在哪里,长在哪里,如何长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如何进入我的作品。”这句话很值得推敲,因为它透露出背景与环境在阐释画作时的重要性。以欧姬芙为例,她的画中不仅反复融入她生长的美国西南部景色,还暗含艺术家或当时美国社会所经历的情感与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