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24小时服务内容,石家庄附近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

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山东评出第二批“文物修复师”用双手唤醒沉睡国宝(图)

山东评出第二批“文物修复师”用双手唤醒沉睡国宝(图)

2018-05-28 10:47 文章来源:山东商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文物修复师张鸣峻文物修复师张鸣峻

 文物修复师许东雷文物修复师许东雷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执着沉静,妙手仁心,用双手唤醒一段段沉睡的记忆。

近日,山东省文物局在“国际博物馆日”公布了第二批“山东省文物修复师”名单,入选的121人,专业涉及陶瓷器、玉石器、青铜器、书法绘画、古建等13个类别,他们中有拥有几十年修复经验的资深修复师,也有风华正茂的90后。他们,都与文物修复有说不完的故事。记者焦腾

不简单的40多年

即便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逾40年,对济南市博物馆文物修复师许东雷来说,文物修复仍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

许东雷的专长是修复古书画,古书画曾是文物店中的大类,许东雷自17岁起,就开始跟随师傅在文物店学习京裱(一种裱画派别),几十年里修复名画无数,譬如郑板桥字画、明四家画作等。

“出土的古书画因为各种原因,部分书画已经无法修复。传世的一些古书画修复的较多。”许东雷说,传世的古书画大多是由于烟熏火燎、年代久远等原因出现破损。

对于烟熏火燎而需要修复的文物,多用“火烧水淹”的修复方法?!啊汀褪墙匣梦滤逑?,晾干后再用热水冲洗数遍,旧颜色就掉了。而‘火烧’是针对古书画中变黑的位置进行提亮,将变黑的部分用纸捻围起来,首先用低度酒给画预热,然后用高度酒来烧?!?/p>

“每一件需要修复的文物破损程度不同,修复难点也不同,因物而异。”许东雷说,部分有缺损的古书画需要修复师们来“补”。但“补”也是有门道的,明补、暗补都是要依据文物的自身情况而定。“重要的是,补的时候不能用任何胶水。用小木锤将纸中的纤维轻轻敲击到一起,让它们自己贴合起来?!?/p>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依靠的却是几十年积淀下来的功夫。

90后文物修复师的热爱

除了古书画的修复,还有青铜、铁器、陶瓷、木漆器等文物的修复。来自山东省文物?;ば薷粗行牡奈奈镄薷词φ琶褪嵌哉庑┪奈锝行薷?。

张鸣峻1993年出生,自毕业以后便从事文物修复的工作。虽然才工作了两年,但用张鸣峻的话说,是一天顶好几天用。两年内,他修复了金属文物包括青铜器80余件套、铁器3件、锡器1件、银器1件,石质文物2件,木漆器40余件。工作之繁重可以想见。

“修旧如旧”一直都是文物修复的原则,“首先要对文物进行分析检测,如产生年代、锈的成分、合金比例等,这些数据将成为科学修复的依据,之后要对文物上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再做焊接、粘接等后续工作”,张鸣峻说。

不是没有遇到过难题?!拔矣∠笞钌羁痰氖且患鹗粑奈锕岫男薷础U饧奈镌诠糯驮薰?,所以再次修复难度很大?!闭琶?,这是西汉时期的酒容器,壶身有一个长15厘米,宽7厘米的缺口?!暗谝桓鲈戮褪敲刻於荚谙朐趺葱?,想各种可行方案,最后决定用颜色与文物本体相近的铜去补,做一个卡扣。虽然在文物展览过程中一看就是修复过的,但是保留了它的历史信息,整体形态依然很漂亮?!?/p>

很多历史的遗留在这些文物修复师手上再次变得完整、完美,“当看到这些带着岁月痕迹的文物经过修复之后,又变得与当初一样,心里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爆棚”,张鸣峻讲述时带着掩盖不住的自豪。

没什么不能忍

文物的修复,如何才能修得好、修得真,这是需要修炼的。

以古书画为例,对文物的修复要掌握乃至精通专业上的修复技术与技巧,除此之外还要掌握书画艺术。“每修复一幅古书画,我都要去学习绘画史、临摹名家的字”,许东雷说,每一个书法大家的写作方式都不同,必须要看出他们是如何写的,写字的速度与力度、字里行间的韵律。对大家的艺术风格了然于胸,了解每一件破损文物的“前世今生”,才能知道如何去在残书画上接笔。

  为了对古书画修复能够有更多想法,许东雷曾到南京、上海、安徽等多地去了解苏裱(与京裱相同,是一种裱画派别)的书画修复的方法?!跋嗷ソ杓拍芙攀榛薷吹酶油昝馈?,许东雷说。

“修复文物同时也是在修心。”这是资深文物修复师许东雷与青年文物修复师张鸣峻共同的认知。一件破损文物的修复,短则数天,多则数月。这项工作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有挑战的,挑战的是修复师的耐心、恒心。

其实不止是心理,身体也需要修炼?!按笃崂锩嬗幸恢侄匀颂逵泄舴从Φ奈镏剩易瞿酒崞餍薷词本突岵从?,身上起痘,很痒。但是只能硬撑,撑过去1个月就好多了”,张鸣峻告诉记者。

张鸣峻目前正在参与日照海曲墓地出土汉代饱水木漆器?;ば薷聪钅?,这其中有约400件木漆器需要修复?!八淙?,修复文物要忍受难以忍受的‘痛苦’,但这份痛苦对修复好一件木漆器文物来说是值得的?!?/p>

没什么不能学、没什么不能熬、没什么不能忍。这对于文物修复师来说,也是真真正正地修炼了。

传承中的文物修复

回忆起最初学习的时光,许东雷忍不住感叹:“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是我的师傅经常跟我们说的一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现在将这句话同样传授给我的徒弟们。”直至现在,许东雷仍在济南市博物馆讲课授学,为文物修复事业培养下一代接班人。

“当我刚入行跟着师傅学习的时候,师傅就坐在一个最高的板凳上,盯着我们动手,稍有一点错误肯定就是劈头盖脸地骂”,许东雷说,那时每天都提心吊胆。

许东雷说,做文物修复时每天晚上都会反思今天在做修复的时候哪些动作多余,怎样做到最好。现在的张鸣峻正如当时的许东雷,每天都会反思当天的修复工作做得如何。

“文物修复师是需要沉下心来去做的一个工作”,许东雷说,这对年轻人来说还是要继续锻炼的。只有做到内心沉稳、技术娴熟才能真正修复一件完美的破损文物。

青年文物修复师会有很多新想法和创新。“但是,这些创新是要在掌握一些正统的文物修复技术之上才能谈的。否则,你会发现自认为的文物修复的这条路行不通”,张鸣峻告诉记者。

“我们作为文物修复的传承人,对学习专业知识保有热忱,对前辈存有敬畏之心,在技术娴熟后开拓思维。在未来更好地传承文物修复技术,尽全力让历史的遗迹、先人的智慧得以保存。”张鸣峻说。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shrainbow.com.cn)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