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商务印书馆捐赠国家的“水”字册《永乐大典》。 应妮 摄
《永乐大典》正副本的命运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为什么《永乐大典》如此重要?而它又是什么时候、在怎样的情况下开始编写的?
许多开国之君都喜欢在平定天下以后编纂一部“集古今之大成”的文献来彰显对文治的重视、显示国力?!队览执蟮洹肪褪敲鞒勺嬷扉ξ讼簟熬改阎邸币院蟪吧舷碌牟黄街?,下诏谢缙等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集合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编成一书。解缙奉谕召集百余人组成编修班子,次年进呈。成祖览后,赐名《文献大成》,但是朱棣并不满意,认为“尚多未备”。
《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中记载,永乐二年十一月丁已,解缙等人进呈修成韵书,成祖为书赐名,赐钞参与人员47人,并在礼部赐宴。永乐三年,朱棣又命令姚广孝等重修,招揽了文儒有两千多人来编修此书,最终“广集天下图书六七千种,按韵编排,汇为一书。永乐五年,姚广孝进呈《永乐大典表》,成祖审阅后甚为满意,并亲自撰序,正式定名《永乐大典》。永乐六年冬,全书告成,计22877卷,目录与凡例60卷,分装11095册,共约3.7亿字?!?/p>